在很多人眼中,酒精成瘾(酒精依赖)只是一种“不良习惯”或“意志力薄弱”的表现。然而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各国医学机构早已将其定义为一种慢性精神疾病。为什么酒精成瘾会被归类为疾病?它如何影响大脑和身体?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?

1. 酒精成瘾为何是一种疾病?

酒精成瘾并非单纯的行为问题,而是涉及大脑神经系统的长期改变。长期饮酒会导致大脑的奖赏机制失调,尤其是多巴胺系统的紊乱,使患者对酒精产生强烈的渴求,即使明知有害也难以控制。

 image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根据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(DSM-5)》,酒精使用障碍(Alcohol Use Disorder, AUD)的诊断标准包括:

  • 无法控制饮酒量(喝得比计划多或时间更长)

  • 强烈的渴求感(不喝酒就焦虑、烦躁)

  • 耐受性增加(需要喝更多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)

  • 戒断反应(停止饮酒后出现手抖、失眠、幻觉等症状)

  • 忽视其他生活责任(因饮酒影响工作、家庭或社交)

这些特征表明,酒精成瘾不仅仅是“习惯问题”,而是大脑功能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结果。

image

2. 酒精如何“劫持”大脑?

酒精会影响多个脑区,尤其是:

  • 奖赏系统(多巴胺释放增强,使人产生愉悦感,逐渐依赖酒精来获得快感)

  • 前额叶皮层(削弱自控力,使患者更难拒绝饮酒)

  • 杏仁核(增加焦虑,导致戒酒后情绪波动更大)

长期饮酒还会导致神经适应性变化,即大脑为了适应酒精的存在而调整自身功能。一旦突然戒酒,大脑无法立即恢复正常,从而引发戒断反应,甚至危及生命(如震颤性谵妄)。

3. 为什么说它是“慢性”疾病?

与高血压、糖尿病类似,酒精成瘾是一种长期、易复发的疾病。即使戒酒多年,大脑对酒精的敏感性仍可能高于常人,稍有不慎就可能再次陷入成瘾循环。因此,治疗酒精成瘾通常需要:

  • 医学干预(如住院科学治疗,在医生帮助下使用,药物辅助治疗,缓解戒断症状)

  • 心理治疗(认知行为疗法、动机访谈等)

  • 社会支持(家庭)    

    image

4. 如何正确帮助酒精成瘾者?

避免污名化:指责“没意志力”无助于解决问题,患者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。

鼓励专业治疗:戒酒并非靠毅力就能完成,医学干预至关重要。

长期管理:戒酒后的心理支持和生活调整同样重要,预防复发是关键。

结语

酒精成瘾不是道德缺陷,而是一种需要科学对待的慢性精神疾病。只有正确认识其本质,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患者走出困境。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受此困扰,请务必寻求专业帮助——戒酒之路虽难,但绝非孤军奋战。